且头部企业产量规模也大幅提升,多晶硅环节产量超过5万吨的企业有4家;硅片环节前五家企业产量均超过10GW;电池片、组件环节产量超过10GW的企业分别为4家和3家,大者恒大的趋势愈加显著。
中国逆变器龙头厂商持续降本增效,产品性价比优势凸显并赶超海外企业,而海外部分厂商如Schneider(退出公用事业规模的逆变器业务)、ABB(向Fimer出售逆变器业务)等逐步退出市场,市场竞争格局改善。典型的代表是上机数控与京运通,11月至今,上机数控签署了多个硅片供货合同,涉及的总金额超过250亿元,签约对象包括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等。
光伏支架需要在特定环境下长期使用。光伏是一个不断追求效率提高成本下降的行业。根据Wood Mackenzie统计,全球前七大跟踪支架厂家只有中信博和Nclave为中资企业,其他均为欧美企业,作为国际市场的先发企业,NEXTracker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3%、30%及29%,技术方案已深入人心、形成了一定的用户习惯。一方面可以对太阳能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增加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由于硅料环节扩产需1-2年,故未来硅料产能确定性很强。
光伏产业链中游: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靶材主要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环节以及HIT(异质结)电池的导体层。需要满足项目地的各项标准。永祥新能源一期高纯晶硅项目实际年产能3.5万吨,通威股份拟对其进行增资扩产,扩产后设计年产能7.5万吨,隆基股份将保持15%持股比例同步增资。
双方按股权比例锁定2倍权益的实际产出硅料、硅片供应。晶科&通威:4.5万吨高纯晶硅2021年2月9日,通威发布公告称,拟与晶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投资年产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硅片项目,以及开展相应供应链合作达成共识。双方拟透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展开合作,江苏中能拟于合资公司中持股65%,无锡上机拟于合资公司中持股35%。因通威股份4.5万吨硅料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晶科能源15GW硅片项目可按通威股份硅料项目建成投产时间节点节奏进行建设,实现同时建成投产。
双方合资的高纯晶硅项目公司产能及产出产品优先满足于合资硅片项目公司的生产需要,硅片项目公司保障硅片产品成本行业领先、价格具有竞争力。以上采销价格采用市场化原则,按月议价。
但在保量不保价下,另一大模式横空出世:深度联姻硅料企业,入股多晶硅厂。因此,与硅料企业签订长单成为下游企业保障原材料供应的主流模式。项目将分为三期具体实施,第一期设计产能拟为6万吨,拟投资人民币36亿元。此外,天合光能每年向合作项目公司采购高效晶硅电池,(目前签署2021~2023采购7.2万吨硅料)。
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80亿元。天合&通威:4 万吨高纯晶硅2020年11月17日,通威股份发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光伏产业链项目的公告》,通威与天合联合投资光伏产业链!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永祥股份、通威太阳能拟分别与天合光能签署《合资协议》,就共同投资项目及采购达成协议,在所有项目中,通威股份为 65%,天合股份为35%,具体包括:1、年产 4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40亿人民币);2、年产 15GW 拉棒项目(50亿人民币);3、年产 15GW 切片项目(15亿人民币);4、年产 15GW 高效晶硅电池项目(45亿人民币)。隆基股份参股后,隆基股份和永祥股份将分别持有云南通威49%和51%的股权,永祥股份为控股股东。其中,上周单晶硅料现货价格涨至97元/kg,创2020年以来价格新高。
此外,隆基和通威双方以每年10.18万吨多晶硅料的交易量为基础目标,隆基股份的硅料需求优先从通威股份采购,通威股份硅料优先保障供给隆基股份,在合资公司硅料项目新产能投产前,通威将优先满足2020~2021年隆基股份的多晶硅料采购需求。云南通威为永祥股份全资子公司,系通威股份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的实施主体。
具体为,通威股份按30%股权比例战略参股晶科能源15GW硅片项目公司,晶科能源按35%股权比例战略参股通威股份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公司,双方按股权比例分红。据介绍,永祥新能源为隆基股份和永祥股份(通威股份全资子公司)的合资公司,隆基股份持股比例15%,永祥股份持股比例85%。
隆基&通威:11.5万吨高纯晶硅2020年9月25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就公司参股投资通威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祥新能源)和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通威),并与通威股份建立长期稳定的多晶硅料供需关系达成合作意向。此外,双方约定,晶科能源在继续执行前期已公告的硅料长单采购协议基础上,再附加向通威股份供应三年合计约6.5GW硅片产品,合作期为2021-2023年。随着全球装机预期高涨,2021年开年光伏原材料价格继续走高。作为产业链资金投入最大的环节,且投产周期长、产能弹性小、生产风险大,入局多晶硅赛道异常艰难。这一模式最早源自于2020年通威与隆基的重磅合作,时至今日呈愈演愈烈之势。上机数控&协鑫:30万吨颗粒硅2021年2月28日,保利协鑫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中能)与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上机)签订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拟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投资建设30万吨颗粒硅的研发及生产项目
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4.支持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发展。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公司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全面完成北方地区煤改电任务,累计完成1063万户,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电网企业面临保安全、保供应、降成本的巨大压力,同时自身节能减排任务繁重。要按照全国一盘棋,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保供与节能、成本与价格,研究制定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企业率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国家行动方案,整体实施、持续推进。
出台国家行动方案,明确碳达峰峰值、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国95%左右的非化石能源主要通过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5.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积极推动发展光伏+储能,提高分布式电源利用效率。
3.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产品,提高用能水平和效率。提升灵活调节电源的比重,建设调峰电源,发展新能源+储能、光热发电,提高系统调节能力。
新增跨区输电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十四五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制定需求侧响应政策措施,引导全社会全过程绿色低碳生产生活行为。
13.强化公司办公节能减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价值方向,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深远重大,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加强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运维检修各环节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实现全过程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但是,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油气对外依存度高,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要求紧迫。(四)推动公司节能减排加快实施,着力降低自身碳排放水平12.全面实施电网节能管理。各部门、各机构、各单位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将电力系统全环节促进能源转型的重大举措、重点工程纳入国家规划,统筹协调、加快落地实施。在民航机场、沿海和内陆码头大力推广以电代油,在工业领域推广电窑炉、电锅炉4万余台。
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促进交通用能清洁化,减少用油能耗。将持续提升已建输电通道利用效率,作为电网发展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
加强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循环再利用和电网废弃物环境无害化处置,保护生态环境。二、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